韦伯太空望远镜透视原行星盘 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碳氢化合物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观测发现,围绕一颗年轻的超低质量恒星的原行星盘中存在大量碳氢化合物--这些发现为了解许多陆地行星的化学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VLMS周围行星形成的效率
行星是在围绕年轻恒星运行的气体和尘埃盘中形成的。观测结果表明,在超低质量恒星(VLMSs)--质量小于0.3太阳质量的恒星--周围,形成陆地行星比形成气态巨行星更有效率。虽然以前对质量较大的恒星周围内盘区域的化学成分进行过研究,但对极低质量恒星周围内盘区域的研究却很少。
AdityaArabhavi及其同事利用JWST的中红外光谱仪研究了ISO-ChaI147周围行星形成盘的化学成分,ISO-ChaI147是变色龙一号恒星形成区中一颗年轻的、太阳质量为0.11的恒星。
研究人员发现,这颗恒星周围的内盘区域具有丰富的碳化学成分,包括乙烷和苯在内的13种含碳分子。碳氢化合物分子的丰富程度与所观测到的含氧分子的缺乏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表明该区域的碳氧比值大于1。
据研究小组称,这种高碳/氧比率表明磁盘内物质的径向迁移,很可能会影响在磁盘内形成的任何行星的主体成分。
编译自/scitechdaily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
踩一下[0]

站长云网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