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知情人士透露NVIDIA在2000年代差点被卖给AMD
英伟达(NVIDIA)的股价在经历了罕见的估值下调后出现拉锯,一位AMD前员工分享了AMD在2000年代个人计算浪潮刚刚兴起时如何差点收购英伟达的故事。英伟达现在的市值超过了AMD和英特尔的总和,因为该公司对GPU计算的执着追求结出了硕果,并成为企业运行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首选供应商。
然而,在2000年代,中央处理器(CPU)一统天下,AMD和英特尔在激烈的竞争中互不相让。当时,AMD也着眼于未来,收购了GPU制造商ATI,如果不是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坚持留任首席执行官,AMD甚至有可能收购英伟达。
AMD的前雇员HemantMohapatra分享了他在2000年代在AMD工作时的一些细节,当时AMD在个人计算行业的唯一竞争对手是英特尔。这位工程师说,他加入AMD时,AMD的股价还在40美元左右,当时,AMD推出了设计优于英特尔的64位芯片,首次取得了重大胜利。不过,他补充说,AMD的错误在于过于专注于纯粹的双核芯片研发。与此同时,英特尔依靠其物流和营销优势,仅凭将两个内核简单封装在一起(这在当时被称为胶水双核),就将产品作为双核处理器销售。
莫哈帕特拉认为,当AMD终于推出"真双核"处理器时,为时已晚,因为英特尔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AMD试图通过推出四核处理器来弥补,但英特尔坚持了自己的战略和营销策略,并通过率先进入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兴趣。
在AMD从双核处理器过渡到四核处理器期间,该公司还将目光投向了GPU市场。2006年,AMD以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显卡制造商ATI,并将其产品重新命名为Radeon显卡系列。
据这位前员工称,收购ATI的决定并没有得到AMD工程师的认可。他还说,关于这笔交易的"内部笑话"是"AMD+ATI=DAMIT",现在回想起来,他认为AMD应该收购英伟达。尽管英伟达的CUDA软件只面向小众市场,而大多数开发人员都专注于OpenGL,但AMD还是"试图"收购英伟达。
莫哈帕特拉对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非常长远"的思维表示赞赏,并概述了AMD在此期间也曾试图收购英伟达。2002年至2008年间,AMD由电气工程师赫克托-鲁伊斯(HectorRuiz)领导,他是公司的第二任首席执行官,接替AMD创始人杰里-桑德斯(JerrySanders)掌权。
黄仁勋"拒绝出售,除非让他成为联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以配合这一战略",即通过CUDA架构和英伟达芯片实现"硬件和软件锁定"。AMD对这一要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我们的未来轨迹永远分裂了"。
在他任职期间,AMD从未将英伟达视为与ARM或英特尔"同级"的公司。这位工程师认为,英伟达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黄仁勋不畏困难、"继续努力"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踩一下[0]

站长云网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