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欧美游戏一哥 成了今年最大的乐子

站长云网 2024-11-30 差评 站长云网

转眼间,2024迎来尾声,亲爱的Bioware ,请查收你的年度成绩单吧!在前两天公布的TGA2024 提名列表中,共25个提名奖项。由您亲自开发的年度大作《 龙腾世纪:影障守护者》,凭借实力一举拿下了1个提名的优秀成绩。果然,所有努力都值得被认可!


首周销量上,截止至 11月14日,您的游戏已经卖出了62万份。别灰心,明年有望突破百万大关!

在Steam的24000+条评价中,您的成绩为 多半好评,要不要考虑出个DLC来提升口碑?
兄弟们,真乐了。作为大名鼎鼎的龙腾世纪新作,生软今年开发的影障守护者,翻了个大车。

犹记得,2014年那会儿,龙腾世纪:审判还曾是TGA的年度最佳游戏。

如今时过境迁,10年后的它获奖提名两手空空。

唯一的一个提名,还不是年度最佳RPG、年度最佳叙事等含金量奖项,仅仅是个最佳无障碍创新奖,而且估计还打不过其他几个游戏。

销量方面更是惨淡,在前作千万销量的承托下,这一代甚至在卖出几十万份就出现了增长疲软。

从发售到现在,整个过程比太空歌剧,还充满戏剧性。


其实,论游戏质量,影障守护者并没有多么不堪。

至少对比今年其他的几个重量级选手,生软还是在游玩内容上下了些功夫。

比如可圈可点的战斗系统,各种职业流派依然丰富,打起来也爽感十足。除了剧情方面实在对不起龙腾世纪的招牌,整体还算说得过去。

但最为人诟病的,就是游戏内根本无法忽略的DEI政治正确元素。

游戏PV宣发阶段,就给所有人当头一棒。

什么消光2女主再就业、黑人精灵族、脸上长满雀斑的女矮人,没有一个不是重量级。
临近发售,IGN还在X发过一段关于捏脸的介绍视频。

由于角色形象太过抽象,又被国内外玩家狠狠羞辱了一波。


其实生软的RPG,在捏脸方面自由度一直很高。

只是这次,捏脸系统里又出现了经典的They/Them性别选项。选择身体图案时,还有“上胸手术疤痕”这种变性手术相关印记。

放到中世界魔法背景下,就像北欧神话里出现黑人一样让人难绷。


游戏发售后,更是爆出了游戏史上最经典的“两分钟硬控”。

玩家在剧情中,有NPC会因为对其他人使用了“She”这一称呼指代,而羞愧地做起俯卧撑,并立马改口成“They”。

种种指向性明显的设计和桥段,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算是给游戏宣判了死刑。


加上经历过今年星战亡命徒、星鸣特工等重磅DEI作品的洗礼后,玩家们多少都有点创伤后应激障碍。

于是,龙腾世纪自然成了下一个被集火的对象。一番玩梗与吐槽后,影障守护者彻底被钉在了系列耻辱柱上。

奈何,最苦的是龙腾世纪老玩家。

一方面,博德之门3刚刚重振CRPG雄风,拉高了大家对同类作品的期待;

另一方面,又是久违的龙腾续作,说不定能再次成为年度游戏有力竞争者。

结果却端上来这么一坨,粉丝们心里肯定有些不是滋味。


毕竟曾经的Bioware,可是游戏圈名副其实的顶级开发公司。

博德之门1&2,质量效应三部曲、星战:旧共和国武士、龙腾世纪系列,无论哪个拎出来都是实力的代名词,销量与口碑的保障,多少有点生软出品,必属精品的意思。

也正是这些优秀的游戏,才让EA打起了收购生软的算盘。

但继2017年的质量效应:仙女座,被誉为“ 丑女座 ”,引来玩家大量不满后,生软的风评就一路下跌,七年的时间,始终没能支棱起来。
聊到这,大伙肯定会认为,生软有今天的下场全是因为政治正确玩脱了。

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只要是生软老玩家,都知道它一向如此。

是的,论起在游戏内加入“ 政治正确”要素这事,生软其实早就干了。

早在2003年,生软开发者们就尝试在《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 》中加入女同性恋角色——Juhani。


从此以后,生软就开启了在游戏中加入LGBT元素的传统,只是会若有若无地在游戏中隐藏起来,或是用其他方式规避。

比如2005年的翡翠帝国中,玩家就可以选择和游戏里的同性成为伴侣。

只是涉及到同性接吻的画面时,镜头会立马移开。

后来有玩家通过MOD调出了接吻画面


不仅如此,2007年的质量效应1中,也出现了女同性恋的配对选项,不过后期官方宣布角色Liara是无性别外星人,所以不是同性恋,以此回避争议;

而龙腾世纪:起源的编剧DavidGaider,也在游戏发售初期,直接公开表示正在作品中尝试同性剧情,并在矮人族的对话里有所体现;

到了2011年的龙腾世纪2,每个角色都有多种双性恋选项。


后面的质量效应3与星战旧共和国,都将LGBT元素上毫不掩盖地加入到游戏内。甚至,后者还专门推出一个付费DLC,搞了个同性恋星球。

10年前获得TGA年度游戏的龙腾世纪:审判,更是首次展示了主流游戏市场中的第一个“正统同性恋 ”可操控角色多里安。

这哥们在最新的影障守护者里也有出现


说到底,生软的衰败不但与政治正确无关。反而,这些特殊要素还是它的立身之本之一,毕竟算起来,生软也算是游戏圈LGBT元素的开创者了。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生软这家工作室内部出了大问题。

早期的生软,其实也不像大伙想象中的那么稳定,往往都是临近游戏发售,才火速加班赶工完成游戏。

其实就跟我们快开学了,才补假期作业,是一个道理。

但无论过程多艰难、最后剩多少烂摊子,他们也能在发售前几个月搞定一切。在公司内部,他们称这种工作形式为BiowareMagic,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各个好评如潮的经典作品。

可是这种开发节奏,只说明了生软的项目管理混乱,能达到今天的成就,可能只是开发者能力强,加上运气好。

而这个模式,也成为了日后问题爆发的伏笔。

因为在质量效应:仙女座,和圣歌这俩项目初期,他们也信心满满,觉得现在不管多乱,在发售前一定会船到桥头自然直。

但这次情况明显不同,先是加拿大和美国的两间工作室,因为项目竞争等问题,导致关系变得紧张,合作很难推进。

这使得研发周期长达7年之久的圣歌,直到最后18个月才开始制作,期间经历了各种推翻重做,剧情直接从背景设定层面大改,无数的BUG根本来不及修。


然后,大量游戏开发经验丰富的核心老员工,因为受不了工作压力而离职。

据某位前员工透露,当时不少人忙着忙着,就要去办公室关门痛哭一会,直到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短期休假,然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最离谱的是,一个游戏内的设计,有时候要过个一两年才能敲定,因为没人愿意拍板,就纯拖着。

人员大量流失,项目一团糟,EA还要进来掺和一脚。

如此程度的动荡,让生软已经不再是六年前的生软了。
经历过这番折腾,整个工作室算是彻底土崩瓦解。

直到这次的龙腾世纪新作,仍然经历了推翻重做、改名、延期,开发过程看上去就像是在一片废墟上修修补补。

尽管游戏质量还行,但又赶上了玩家集体抵制强行DEI的高峰期。

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游戏能卖出去才有鬼了。

总之,论经历,隐约感觉现在的生软和暴雪有点难兄难弟,殊途同归的意思,谁也没比谁好到哪去。


至于下一个备受期待的Bioware作品,无疑就是质量效应4了。

本来,小发还幻想着新作能不能重铸老三部曲的荣光。

但看现在这个架势,我还不如期待EA和生软联手,端上来一个带官方中文的质量效应1-3重制版。

什么都不用动也不用改,就像死亡空间重制那样,我真就满足了。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