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给特斯拉FSD中国智驾水平打88分,还有12分被交警扣了

站长云网 2025-02-27 站长云网

2025年2月25日,特斯拉悄然向中国市场推送了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系统更新,正式开启其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程。这一被马斯克称为“智能驾驶终极方案”的功能,以6.4万元的高昂定价和略显仓促的落地节奏,迅速引发行业震动与舆论热议。

特斯拉FSD入华:6.4万元定价引争议,实测表现喜忧参半


定价策略:高端路线vs本土平权运动

特斯拉FSD采用一次性买断模式,定价6.4万元人民币,远超国内主流智驾方案。对比之下,比亚迪将高阶智驾下探至7万元级车型,小鹏、华为的智驾包价格仅1-2万元,价格差距达3-6倍。尽管特斯拉强调FSD基于纯视觉方案与全球数据迭代优势,但国内消费者普遍质疑其性价比,戏称“6.4万足够买一辆代步车”。

入华首秀:水土不服与争议并存

此次更新仅面向搭载HW4.0硬件的车型,功能覆盖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包括红绿灯识别、匝道自动变道、智能路径规划等。然而,首批车主与汽车博主的实测反馈显示,FSD在国内复杂路况下仍显“水土不服”。


违章争议:

多地实测视频显示,FSD存在侵占公交车道、压实线变道、无视潮汐车道等违规行为,有博主调侃“12分不够扣”。汽车博主陈震在拉斯维加斯测试Cybertruck时发现,FSD在高速行驶中多次压线甚至短暂逆行,夜间泊车还曾撞向护栏。

本土化挑战:

马斯克坦言,因数据出境限制,特斯拉只能通过公开网络视频训练中国版FSD,导致其对国内特殊路况(如全天候公交专用道、复杂交通标识)适应性不足。实测中,FSD对三轮车加塞、行人“鬼探头”等场景反应激进,急刹频率较高。

行业反应:鲶鱼效应与技术博弈

尽管存在争议,特斯拉FSD的入华仍被视为智能驾驶行业的“催化剂”。理想、小鹏等车企纷纷表态“欢迎竞争”,并同步推送自家智驾升级。理想李想公开喊话“欢迎对比测试”,小鹏何小鹏则强调“端到端大模型技术领先”。业内普遍认为,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将倒逼国内企业加速算法迭代,而数据合规与本土化能力将成为胜负关键。

市场前景:高端尝鲜与普及困境

目前,特斯拉中国已售出超65万辆新车,但FSD选装率不足10%。高昂的价格与功能局限性,使其短期内难以成为主流选择。不过,部分科技爱好者与特斯拉忠实用户仍选择尝鲜,甚至催生了“FSD测试车租赁热”——搭载该功能的特斯拉日租金飙升至4000-5000元。业内人士分析,若特斯拉未来通过OTA升级逐步解锁更多功能,或被迫降价以应对竞争,其市场表现仍有变数。

写在最后

特斯拉FSD的入华,标志着全球智能驾驶巨头与中国本土势力的正面交锋。尽管其首秀略显生涩,但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的加速,终将推动行业向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6.4万元的“未来门票”是否值得,或许需要等待更多本土化优化与实际体验的验证。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