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业繁荣背后:飞行员超负荷与坠机调查
在6月造成260人遇难的印度航空波音787客机坠毁前,印度十年间的航空热潮已让飞行员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飞行员个人、行业工会及法院文件均显示,航空公司为满足激增的航班需求,常把飞行员推向最大飞行时长的极限,休息时间不足的问题屡遭投诉。
坠机发生后,印度航空在自愿披露中承认,部分远程航班存在飞行员配置不足、休息时间不合规、培训缺失等情况。印度民航总局(DGCA)已向该公司发出执法警告。虽然调查初步报告显示,事故原因与发动机燃油开关被人为关闭有关,但工会仍呼吁从整体上关注飞行员疲劳问题。
过去十年,印度航班数量激增近80%至2024年的130万架次,机场数量也翻番至150多个。民航部长今年3月表示,未来20年印度需要再增聘3万名飞行员,而目前全国仅有约7000名飞行员。
为应对需求,印度航空公司大规模订购新飞机,仅2023至2024年,印度航空就订购了近600架新机。然而现行规定对飞行时间和休息安排的模糊性,导致航空公司把飞行时长上限当作“目标”,飞行员普遍反映疲劳加剧。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类似“每天让汽车全速运转”的用工模式长期难以为继。虽然法院已裁定飞行员应获得更合理的休息安排,并要求监管方在11月前修订规则,但飞行员工会批评新规仍留下大量“灰色地带”。业内专家担忧,随着航司持续扩张,飞行员压力与安全风险恐难以根本缓解。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