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屡次推迟 技术难题成主因

站长云网 2025-09-15 快科技 站长云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全力推进“阿尔忒弥斯”(Artemis)载人登月计划,目标是在月球建立可持续驻留的基地。然而,这一被寄予厚望的太空探索项目,目前正面临技术瓶颈、进度推迟与资金短缺等多重挑战。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近日公开强调“美国不能输”,更凸显出该计划在当前国际太空竞争中的紧迫性。

与上世纪“阿波罗”计划直接发射登月的方式不同,“阿尔忒弥斯”计划采用了更为复杂的多段对接方案:先将“猎户座”载人飞船和月球着陆器分两次发射,在环月轨道对接后,由着陆器搭载两名航天员登陆月表,另外两名航天员则留在飞船中继续环月飞行。

完成月面任务后,航天员需借助着陆器的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飞船对接后方可返回地球。这一设计虽增强了任务灵活性,却也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技术风险和操作难度。

目前,“阿尔忒弥斯”计划已规划并确认了前四个任务阶段。2022年,“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完成了不载人飞行测试,创下了载人航天器飞行至距地球43万公里的深空纪录。

原定于2024年实施的“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任务因多项技术问题已推迟至2026年4月,预计由美国航天员里德·怀斯曼、克里斯蒂娜·科赫、维克多·格洛弗及加拿大航天员杰里米·汉森共同执行。而计划实现在月球南极着陆的“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也延至2027年发射,外界对其能否如期执行普遍存疑。

项目延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关键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承担发射任务的重型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多次因燃料泄漏等问题推迟发射;“猎户座”飞船的发射中止系统和隔热罩性能仍受质疑。

更关键的是,由SpaceX“星舰”改造的月球着陆器,其热防护、发动机稳定性与海上回收技术等均未达标,导致在轨推进剂加注测试迟迟无法进行。按现有方案,需先发射十余艘“星舰”至近地轨道作为“燃料库”,才能为着陆器实施补加,但目前大规模低温推进剂在轨转移技术仍处于地面验证阶段。

此外,实现长期月球驻留还需解决能源供应问题。NASA计划于2030年前在月球南极部署一座100千瓦级核裂变反应堆,为基地提供连续稳定的电力。该反应堆将采用铀燃料,通过斯特林发动机将热能转化为电力,并依赖多重屏蔽系统保障航天员安全。

但专家指出,目前仍面临核材料太空运输安全、极端温度下的运行稳定性及废热管理等技术挑战。此前NASA仅提出过40千瓦级反应堆方案,百千瓦级系统所需的运载工具与在轨组装技术远未成熟,在2030年前实现部署的可能性极低。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