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3.1亿年的化石改写鱼类进化史

站长云网 2025-10-01 5iter.com 站长云网

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距今约3.1亿年的古老鱼类化石,为鱼类进化历史带来了新的解读。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首次在一种古鱼Platysomus化石中发现类似“舌头咬合”的结构。这项适应性创新最早出现在大约3.1亿年前,标志着鱼类开始利用鳃骨改变捕食与食物处理方式。

Platysomus的生活复原图,张口展示口腔底部由鳃骨支撑的齿板。图片来源:约书亚·克努佩

这种化石鱼类属于辐鳍鱼类谱系,与现代常见的鲑鱼、鳕鱼和金鱼等有着同源关系。

研究团队成员、密歇根大学古生物学馆馆长Matt Friedman指出,Platysomus口腔底部有由关节鳃骨支撑的牙板,类似舌头,通过与上方的牙板配合,实现食物的压碎与研磨。数据显示,Platysomus是迄今已知最早拥有“舌咬”结构的鱼类。这种结构后来被不同鱼类多次独立进化出来,Friedman表示,这显示了进化过程中物种在面对相同生存条件时,也能采用类似却独立的适应方式。

rsbl.2025.0270.f003.jpgrsbl.2025.0270.f002.jpgrsbl.2025.0270.f001.jpg

科学家们认为,追踪不同鱼类对类似问题(如进食坚硬食物)所采取的演化路径,有助于理解生物结构和适应性创新的共同模式。本项成果已发表于《Biology Letters》期刊,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

值得注意的是,“Platysomus”意为“扁体”,该鱼不仅体型扁平且身体较深,这为科学家们寻找能展示内部结构的化石带来挑战。大部分鱼化石由于被泥土压实而变得更加扁平,尽管保存完好的化石不少,但要观察内部骨骼结构并不容易。

Friedman称,研究过程中,他在英国一家博物馆利用CT扫描分析三维鱼类化石时,发现了一块未被压扁的Platysomus头部骨骼,内部竟存有发育良好的牙板。进一步数字化解剖其他扁平鱼化石后,团队证实了“舌咬”结构的普遍存在。

现今与Platysomus相似拥有专用牙板的鱼是骨鱼(bonefish)——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主要以带壳的猎物如螃蟹为食。

Friedman强调,博物馆馆藏的化石在新技术加持下,其研究价值不断被激发。本次关键化石可能在120年前就被采集,但一直未被重点关注。“很多人认为要做出新发现,必须亲自去野外发掘化石,但其实大量标本已经被收集,只是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手段去‘读取’它们。”

编译自/ScitechDaily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