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充电宝6元收40元卖 谁在给电子垃圾开绿灯?
原来二手充电宝的“废物利用”,用的是别人的“废”,赚的是自己的“利”。近期有网友向媒体反映,机场收缴的充电宝,本该走正规回收流程,结果一转身就成了二手平台的“香饽饽”。经央视记者调查后发现:确实如此。
业内人士透露,回收企业拆解一个充电宝,光环保处理成本就不止6块钱。可到了二手贩子手里,挑挑拣换个壳子,身价立马翻了六七倍。并且机场拦截的“三无”充电宝都能流通到市场——这些连基础3C认证都没有的东西,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口袋里的“小火球”。就在8月16号,杭州地铁一乘客背包里充电宝自燃的新闻还热乎着呢,这些二手贩子是真不怕摊上事儿?
产业链上谁在“装瞎”?从机场到二手平台,再加上快递物流,这整条产业链条但凡有一个环节“睁睁眼”,都不至于让问题充电宝满街跑。机场方面,收缴物品有没有严格登记销毁?平台审核,明明卖家图里都明晃晃挂着“机场查收”了,还放任他们将此字眼当销售噱头?还有那些图便宜的买家,捡漏买个雷回去真的安全吗?全链条都在默契地“踢皮球”,最后把风险一脚踢给了社会公共安全。
治乱象不如用“笨办法”。机场收缴物品统一招标给正规回收企业,全程录像留痕;平台把“充电宝”设为敏感词,发现“二手翻新”“机场回收”直接封号;市场监管部门也别总等出事了才“高度重视”,日常盯紧点,比事后发一万份安全提示都管用。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那些卖二手充电宝的,这些劣质淘汰品敢给你自家娃用吗?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