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暴露影响了古人类和尼安德特人的大脑进化与行为
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SCU)牵头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铅中毒并非工业革命时期才有的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古灵长类动物及早期人类的牙齿,发现至少在两百万年前,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接触铅元素,这一现象影响了祖先大脑与行为的进化,也颠覆了科学界对有毒历史的看法。
南十字星大学地质考古与考古测量研究组(GARG)负责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Renaud Joannes-Boyau教授表示:“我们的数据表明,铅暴露并不只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而是人类进化环境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我们的祖先的大脑是在强烈有毒金属的影响下发育的,这可能塑造了其社交行为与认知能力。”
研究团队采用激光烧蚀质谱(LA-MS)技术,分析了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古人类的牙齿化石。法国南部Payre地点的尼安德特人样本距今约25万年,牙齿内部存在明显的“铅带”,而73%的灵长类与古人类样本都检测出铅暴露痕迹,样本覆盖非洲、亚洲和欧洲各地。
用于检测铅暴露的类尼安德特人类器官样本
这些铅带对应牙齿发育过程中高铅暴露时期,揭示尼安德特人反复接触该金属,原因可能包括铅丰富的土壤、火山灰,或Payre地区罗讷河谷石灰岩环境中的水源。重要的是,这些铅痕并非后期污染,而与生长层一致,证明铅是在古人类生前被吸收的。
研究进一步追踪铅暴露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现代人类中,铅是公认的神经毒素,损害认知、学习与社交行为。我们携带NOVA1(神经肿瘤相关抗原1)基因,该基因控制神经元中其他基因的使用方式,并负责“选择性剪接”过程,使单个基因能编码多种蛋白质,从而调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交流。NOVA1功能异常与自闭症、精神分裂等疾病相关。
团队在携带古尼安德特人型NOVA1基因的人脑类器官(“迷你脑”)中引入铅,发现这会干扰FOXP2基因(关键的语言与言语能力基因)。而现代人类版本的NOVA1对铅相关神经应激表现出更高耐受性,提示现代人类可能进化出了更强的对环境毒素(如铅)的适应能力。
该研究认为,环境铅暴露影响了人类进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或许赋予了现代人类在社交或交流方面的优势。“这些结果表明,我们的NOVA1变体可能对铅造成的神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教授Alysson Muotri(共同通讯作者)表示,“这是环境压力(如铅毒性)驱使基因变异以提升生存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绝佳范例,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对铅的易感性。”
纽约市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环境医学系教授Manish Arora补充说:“该研究揭示,环境暴露在历史上塑造了我们的进化轨迹。从物种之间竞争的角度看,毒性暴露也可能带来整体生存优势,这为环境医学提供了一个探寻环境暴露相关疾病进化根源的新视角。”
该研究已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