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18A工艺量产进展缓慢 Intel 7成为CPU生产新瓶颈
英特尔先进制造技术——18A工艺产能爬坡速度不及预期。在高容量量产尚未实现之前,英特尔大量依赖的Intel 7生产线将继续限制其客户端与数据中心芯片的供应。为了缓解产能压力并保证利润,英特尔目前优先生产利润较高的服务器处理器。

第三季度英特尔芯片需求回升,但供应瓶颈依然制约了公司向客户和数据中心市场交付处理器。尽管多个产品线订单有所回升,但受限于制造能力及行业范围内封装基板短缺,英特尔整体产能受限。
在近日财报电话会议上,英特尔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表示,公司“在Intel 10与Intel 7产能方面持续面临制约”,这导致最近一个季度客户端和数据中心产品出货量受限。
英特尔当前生产难题主要源于对Intel 7工艺节点(即原10nm Enhanced SuperFin)的持续依赖。该工艺虽已推出数代,但仍是13、14代酷睿处理器与Xeon 6 “Granite Rapids”、第五代Xeon Scalable “Emerald Rapids”芯片I/O部分的关键基础。
2022年首发的Raptor Lake处理器,因性能及兼容性优势依然畅销。但英特尔未在旧制程扩充产能,导致相关芯片紧俏,需求高涨之下Raptor Lake价格出现上涨。
Zinsner指出,公司正与客户紧密合作以最大化现有产能利用,包括调整产品定价与组合。这实际上意味着高端、高利润产品将优先获得生产资源,普通低价芯片供应则可能受限。
目前,英特尔将Intel 7(7纳米级)生产线优先分配给高利润率的数据中心产品,尤其是Xeon 6系列。相关处理器的I/O部分采用Intel 7工艺,与Raptor Lake芯片共用生产线。
管理层决定将晶圆产能转向售价数千美元的数据中心CPU,远高于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芯片(通常零售价低于600美元)。Zinsner称,公司本季度数据中心与AI部门预计将实现环比增长,而客户端部门收入将因优先生产调整而略微下降。
除了产能之外,英特尔还面临有机基板(连接和封装CPU的材料)供应紧张。此类材料短缺波及整个行业,给供应链管理带来新挑战。因基板对台式与服务器处理器装配都至关重要,导致所有英特尔CPU产品线受影响。
英特尔预计上述供应困境将在明年继续,节点产能与元件短缺将持续带来压力。公司警告2026年第一季度或为产能瓶颈高峰,之后情况会逐渐改善。
Zinsner透露,公司正利用2025年末累积的库存,并“尽力提升工厂产能”。
踩一下[0]

站长云网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