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纪录最快冰川崩塌引发科学家警觉

站长云网 2025-11-22 5iter.com 站长云网

英国斯旺西大学等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重要研究指出,南极半岛东部的赫克托里亚冰川在2023年经历了“现代有记录以来最快的冰体退缩”——短短两个月内,冰川全长近半(约八公里)直接消失,其速度堪比上一次冰河时代结束时期的急剧退缩。

研究显示,导致赫克托里亚冰川极端加速崩塌的主要原因,是其下方地形结构。该冰川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平坦冰原之上,一旦退缩开始,大量冰体迅速脱离基岩,触发连锁坍塌效应。团队通过卫星影像与地震数据,不仅记录下冰川崩塌细节,还确定了多处基础线(冰川由着陆状态转为漂浮状态的分界),突显了赫克托里亚冰川对海洋驱动退缩的高度脆弱性。

崩塌期间,地震仪还监测到冰川地震——冰体快速移动引发的震动,这直接证明冰川丧失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斯旺西大学冰川学教授Adrian Luckman表示:“冰川通常不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退缩。虽然地质历史上曾有类似快速退缩,但赫克托里亚及周边冰川的速度,在现代观测史上属空前。此次事件继23年前拉森B冰架崩解之后,是又一次改变地貌的重大警示,也为南极其他轻触底冰川未来的退缩速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虽然赫克托里亚冰川在南极尺度上并不算庞大,仅约115平方英里,略小于斯旺西市,但如此剧烈的退缩警告着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潜在风险。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地球科学资深研究员Ted Scambos强调:“这种闪电式退缩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其他更大冰川可能性的认知,如果类似条件在其它区域出现,南极大陆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将大幅增加。”

该研究呼吁国际持续合作和监测,以深入理解地球冷冻区正在发生的剧变。论文题为《冰原崩解过程导致纪录级着陆冰川退缩》,已于2025年11月3日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

编译自/scitechdaily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